365手机网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发展报告 >> 桂林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文字大小:
关于桂林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时间: 2014-02-26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lch_wzb    

———2014年2月17日在桂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365手机网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抢抓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市呈现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提质增效、城市发展走活趋强、发展成果更加惠及民生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初步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57.90亿元,增长11%,实现预期目标,分别高出全国、全区平均水平3.3和0.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180.37亿元,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0.32亿元,增长25.4%,高于预期目标5.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4.03亿元,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52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8361元,增长14.1%,高于预期目标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3.7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均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对照计划目标,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项指标未实现预期。一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低于预期目标0.1个百分点,主要是畜禽养殖受H7N9、生猪价格走低等不利因素影响,肉类产量增长明显放缓。二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低于预期目标2.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我市服务业大企业少,高端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服务业统计基础薄弱、统计难度大。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预期目标3.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宏观环境和家电下乡补贴等促消费政策陆续退出影响,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四是外贸进出口总额呈现负增长,主要受欧美对华光伏产业实施“双反”、人民币升值、外需疲软等影响,出口乏力。五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预期目标2.9个百分点,主要受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外向型企业和“两高一剩”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减少,餐住服务等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放缓。

  全市跟踪推进的708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8亿元,78项竣工投产、164项开工建设。其中,在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中提到的一批重大项目,有15项进度偏慢或暂缓实施,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方案调整或计划变更,龙门大桥、新雁路项目暂缓实施,临桂江洲至仁义公路项目未能如期竣工。二是由于项目征地拆迁安置难度大、后续建设资金不足、项目涉及利益亟待协调理顺,芳香路、阳朔县新区污水处理厂、新龙路桥、万宁路桥建设项目放缓,琴潭南路暂缓实施。三是受重大项目计划盘子调控影响,临桂县桂林国际大酒店、国道322线永福苏桥至鹿寨工程未能实施。四是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永福电厂扩建项目、新中北路等三个项目因前期手续不完备而未能开工。五是因市场因素,兴安、平乐生物质发电项目,业主取消。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成效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抢抓机遇,奋发有为,狠抓落实,各方面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1.转方式,三次产业量效齐增

  工业在发展中提质增效。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环境约束和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不利影响,大力促进结构调整,工业实现量效齐增。规模工业增加值601.99亿元,增长18.8%,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31个行业中28个保持增长,企业效益提升,亏损面持续收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7.5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医药及生物制品、先进装备制造、生态食品等四大优势产业增长强劲,实现产值936.2亿元,增长24.9%,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7.5%,提高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450亿元,增长20%。企业培育取得新成绩,新增10亿元以上企业4家、亿元以上企业52家。工业技改步伐加快,实施项目1697项,完成投资443.53亿元,增长43.1%,其中1345项竣工投产,新增产值超过180亿元;落实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5家,淘汰落后铁合金产能5万吨、水泥产能20万吨,关闭小砖厂19家。园区经济不断壮大,工业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30.2%,新增300亿元园区1个、百亿元园区2个、50亿元园区4个。

  服务业在转型中稳步增长。全面推进“两区”建设,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整体实现平稳增长。服务业增加值565.59亿元,增长7.3%,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75家。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226个,完成投资255.35亿元。旅游业转型升级见成效。接待旅游总人数35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8.48亿元,增长25.9%,高出旅游人数增幅17个百分点,海外旅游者人均逗留天数2.1天,增长6.1%,游客人均消费提高15.6%。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3A级2家;新增四星级饭店2家、三星级1家;新开通韩国济州等3条国际包机航线、云南丽江等8条国内航线;在全区率先建设入境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影响力居全国前列。会展业品牌提升,成功举办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等“中国桂林国际旅游”系列品牌会展和多个国内国际大型高端会议,成为“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国际会展中心营业收入增长15%。养生养老基地建设加快,成功举办中国(桂林)国际健康养生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高端论坛,新增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6家、床位4372张,覆盖社会老人超过9万人。养生养老试点示范区域发展加快。广西保健养生长寿健康产业示范基地落户“长寿之乡”永福县;万福休闲旅游区的3家疗养院实施改造提升工程;信和信智慧健康产业园的桂林护理学院已具备招生条件。金融业持续发展,组织体系加速构建,新增小额贷款公司13家,桂林银行新设立异地分支机构1家,新增保险机构2家;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3%、16.4%,保险业承保额突破7400亿元,保费收入增长11%。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我市成为全区首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中国—东盟绿色创意印刷产业园桂林园区、灵川希宇文化产业园等项目相继启动建设;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行业应用软件和动漫网游开发成为行业亮点;新闻出版业产值增长20%。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海吉星食尚港等大型项目落户桂林,汇通药业药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一期)、临桂新区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基本建成,新增物流配送综合面积超过34万平方米,公路货运量增长超过16%。

  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四大流域”和西部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四个示范市”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增加值299.44亿元,增长5.2%,粮食总产量突破200万吨,实现连续增产。6条农业万元增收示范带面积23万亩。建成粮油、蔬菜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6个,水果、蔬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生产稳步增长,产量居全区前列。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和特色养殖,新增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家、自治区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1家,特色养殖产量占养殖业总产量的10%以上。林下经济产值46.07亿元。新增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2家。新增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注册登记保护产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2万亩,7个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获“广西著名商标”,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99.99%。休闲农业加速发展,接待总人数750万人,总收入增长21.7%。

  2.抓机遇,发展动力趋活走强

  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全面铺开。分解落实胜地建设各项目标任务,举全市之力加快胜地建设步伐。胜地建设得到自治区高度重视,在重大项目建设、财税政策、土地政策、配套扶持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48项重大旅游项目列入广西重大旅游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临桂撤县设区、旅游产业用地政策、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两江国际机场航站楼改扩建、智慧城市试点、外国游客过(入)境免签获国家层面批复或同意,资源至兴安、灌阳经恭城至平乐高速公路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专项转移支付、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等便利政策已由自治区上报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研究,并得到相关方面的支持和肯定。健全胜地建设规划体系,全面启动八大世界级旅游精品景区和26个特色旅游小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与大型央企、知名民企沟通交流,胜地建设引起广泛关注,成为投资热点,成功引进万达、华润、港中旅、保利、中电科、龙光等大企业、大集团。全市新签市外境内项目总投资7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9亿美元。重点项目强力推进。实施421项国际旅游胜地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30亿元。高端旅游引领转型升级,法国地中海俱乐部桂林愚自乐园度假村投入运营,罗山湖水上乐园开园,玉圭园·环球名胜综合体项目进展顺利,保利文化产业园等大型项目开工。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建设迅速推进,兴安镇、兴坪镇、龙脊村、红岩村被评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庙门前村、周家村、高寨村被评为广西特色旅游名村。

  城市发展保障力持续增强。国际区域性交通枢纽加快建设。两江国际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竣工通车,我市成为全区首个进入全国高铁网络的地级市。贵广铁路(桂林段)完成总投资90%。配套工程顺利推进,桂林北站改扩建加快,贵广铁路桂林西客站动工建设,桂林西货运中心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兴安至桂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桂林至三江(桂林段)、阳朔至鹿寨(桂林段)、灌阳(永安关)至全州(凤凰)高速公路建设加快,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开工。临桂至苏桥一级路竣工通车,国道322线灵川绕城线加快推进,兴安高尚至阳朔福利、资源至龙胜二级公路主体完工,全州(才湾)至资源(梅溪)二级公路开工。水资源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0.07亿元,川江水库基本建成,小溶江水库大坝封顶,斧子口水库实现截流。实施桂江治理工程项目8个,新建中小河流治理堤防护岸55.06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8平方公里,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5.1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55万亩。桂北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3个风电场,新开工6个,续建2个。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投资13.8亿元,增长25%,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启动,城市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建成使用,桂林“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通过国家验收。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00项,政府投入8700余万元,比上年增加1.37倍。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新建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新认定自治区级研发中心16家、自治区级创新平台3家。电科院的大型双轴定向薄膜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桂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21件,居全区第一。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上级下放项目25项,取消34项,合并4项,下放县区5项。理顺高新区管理体制,出台《关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使市级相关管理权限的实施意见》,明确高新区行使市级相关行政审批、经济协调与管理职能。制定加快推进桂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服务业统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获自治区统计局批准,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启动。实施城乡统一的“一元化”户籍登记制度。启动漓江管理机构改革、住建系统勘察设计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以及市属职业技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财税金融制度改革,完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阶段性工作,实施银行利率市场化。兴安宏旺菌业公司、灌阳天然食品公司在天津股权交易所实现上市融资,5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培育)备案”,企业债券融资20亿元。推进6家国有企业、3家集体企业改制。启动灵川、龙胜两县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和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改革试点。继续巩固和完善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林地流转面积32.1万亩,参加政策性森林保险面积608.4万亩。

  宏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组织实施了桂林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和35个重点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制定实施了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桂林与全国、广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分工方案。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和预警,坚持定期分析会商会审制度,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避免了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对漓江保护利用和经营管理、桂林北综合运输枢纽概念性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等一批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和重大课题开展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价格调控管理,加大市场价格监测监管力度,落实各项价格政策,实现了年度调控目标。

  3.重优化,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

  临桂新区建设加速推进。实施项目86项,完成投资72.6亿元。新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7座桥梁建设全面铺开,临桂大道景观工程竣工,西城大道提升改造工程加快建设,沟通主城区与新区之间的西二环快速路建成,“五纵三横三环”路网成型。生活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项目加快实施。“一院两馆”竣工,金融大厦等地标性项目加快推进,中心公园主要景观绿化工程加紧建设,旅游景观水系主要景观功能展现,新区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竣工,桂林医学院临桂校区(一期)启用,临桂新区综合医院、桂林中学临桂校区开工建设,7个原住民安置项目加快推进,银行、通信、商务等一批优质资源进驻新区。产城互动发展加快,三金药业、天和药业、伟天星等18家企业进入新区,6个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投产。

  中心城区疏解提升。全面实施“北通南畅”工程,完成投资40亿元,西二环路主体路段、福利路一期、福利路西二环立交、粟家立交与福利路连接线等“北通”工程基本完成,滨江北路(叠彩段)、站前路、春江北路基本具备通车条件。“南畅”工程国道321线桂林至阳朔段扩建工程开工。汽车总站搬迁工作全面启动,客运北站正式启用,分流345辆客车共459个班次。新增和恢复停车场12个,增加停车泊位1560个,有效缓解市区停车难问题。滨水生态广场、正阳路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福隆园等片区改造提升加快。累计拆除违法建筑77.12万平方米,控制新的违法建筑70.2万平方米,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污水垃圾处理能力稳步提高,东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山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正式启用,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6万吨、垃圾处理能力500吨。

  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县域经济实力增强,临桂、灵川、兴安、荔浦和阳朔等自治区经济强县建设加快。12县工业集中区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工业总产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县城改造及新区建设加快,灵川甘棠公园、永福“三江六岸”养生休闲宜居家园、兴安特色街区建设等县风貌改造持续推进。小城镇建设全面启动,灌阳县新街镇、资源县中峰镇等13个城镇化示范乡镇“书记工程”建设成效显著。8个乡完成撤乡改镇,编制完成荔城、绍水、兴安三个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建设规划。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化。新建400个“普惠制”新村,新增通自然村(屯)道路289公里,完成1531个自然村(屯)2404公里道路硬化,新增通水泥路建制村144个,通畅率达76.8%,新增17个建制村通客车。新开通(延伸)12条农村客运班线,完成县区29条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改造。实施《桂林市城郊公交一体化发展计划》,新开通、调整17条公交线路。改造农村危房1.74万户,新建农村沼气池1.26万座。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749处,解决37.0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12县新增日供水能力4.5万吨。实施5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250万元,农机总动力增长7.7%。

  生态建设持续加强。严格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漓江成为我国唯一入选美国CNN网评全球15条最美河流。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筹备工作委员会挂牌成立,漓江生态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全面启动漓江堤岸修复工程,青狮潭水库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继续开展“绿满八桂”活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营造林55.5万亩,通道绿化193.5公里,村屯绿化293个,森林覆盖率达70.57%。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启动实施,清洁能源、低碳旅游、循环农业等领域低碳工程稳步推进,5家单位被评为“国家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中缅油气桂林支线完成管道铺设,“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启动。“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实现全覆盖,实施农村连片整治示范项目235个,27%的乡镇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87%的自然村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完成农村改厕1.43万座。全市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14%,各项减排指标控制在目标任务范围内。

  4.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1%。城镇新增就业7.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6%。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98.68%,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8.3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均每月提高20元,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6.07%,新农合参合率99.16%,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每人每年由240元提高到280元。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标准人均每月由215元提高到278.69元,农村低保对象由86.14元提高到103.68元;发放城乡低保资金5.6亿元,支出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02亿元。启动5个平价商店建设试点工作,适时启动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众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发放低收入居民临时价格补贴245万元。新建保障性住房9212套,分配入住7136套,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846户。扶贫工作取得新成绩,贫困村人均收入增长20%,贫困人口减少7万人。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各阶段教育稳步发展。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82.5%,龙胜、兴安、恭城、平乐县城4所幼儿园通过自治区示范幼儿园评估验收。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86%,居全区第一,龙胜成为广西第一批通过国家认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9.6%,示范性高中学生比例提高2个百分点,资源县在全区率先实施高中免费教育。特殊教育实现新突破,市培智学校通过自治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评估验收。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2.1万人,超过预期目标,市职教中心临桂分校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完善,甑皮岩列入全国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新展示馆封顶,靖江王府及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紧建设,建成17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6个村村通广播电视乡镇无线发射台站。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开工49个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改扩建6个乡镇卫生院、建成4个县级急救中心,新增医疗用房面积2.6万平方米,居民健康电子建档率超过80%。诚信计生开展面达100%。体育、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社会事业均有新发展。

  虽然2013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重大项目推进要素保障不足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已经高度重视,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按照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建议2014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收入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左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氨氮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范围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化率4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九年制义务教育巩固率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关于主要目标的计划安排,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发展的必要性。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必须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才能实现我市提出的“两个建成”目标。二是实现的可能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我市正处于城镇化与工业化加快发展的时期,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连续多年实施的一大批重大项目积蓄的强大后劲正在释放,国际旅游胜地的品牌和政策效应日益凸显,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成型,给城市转型升级带来巨大机遇,拥有多个国家级改革专项政策叠加优势,各级各部门抓机遇、比贡献、重实干、促发展的激情空前高涨。三是与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相衔接。

  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将着重把握四方面:一是注重转型发展,把工作着力点进一步放到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上来,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注重协调发展,既要最大限度地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又要着眼为实现小康目标打好基础;三是注重改革创新,抢抓机遇着力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发展活力。四是注重民生发展,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及措施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为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围绕全年预期目标,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十项主要工作。

  (一)强力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提升旅游发展质量

  全面实施《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旅游发展规模和质量,切实起到全区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引领作用。计划实施重点项目495项,年度投资500亿元以上。接待旅游总人数增长5%,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

  完善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旅游交通网络,计划实施交通重点项目29项,年度投资76亿元以上。加快民航、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及旅游景区连通道路建设。协调推进两江国际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加快基地航空公司建设,推动与海航集团合作组建桂林航空公司,巩固和加密国际国内航班航线。加快贵广铁路(桂林段)工程进度,确保年底竣工通车。推进沿线车站、进出站道路、站前广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高铁与城区道路无缝连接。协调做好铁路桂林动车所项目前期工作。完善高速公路网络,争取建成阳朔至鹿寨(桂林段)、灌阳(永安关)至全州(凤凰)高速公路主体工程,加快建设桂林至三江(桂林段)、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加快荔浦至玉林(桂林段)、灌阳经恭城至平乐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重点景区间连通工程建设,竣工资源至龙胜、兴安高尚至阳朔福利二级公路、国道322线灵川绕城线,推进国道321线桂林至阳朔段扩建、全州(才湾)至资源(梅溪)二级公路建设。继续开展兴安—桂林—阳朔、桂林—临桂新区—苏桥城市轨道交通的前期研究。继续推进磨盘山客运港等西江黄金水道项目建设。实施星级酒店改造提升工程,改造提升三星级以上酒店10家。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加快建设全国旅游刷卡无障碍桂林示范区,完善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提升打造一批旅游景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59个,年度投资93亿元以上。新开工桂林(临桂)世外人间生态养生等21个项目,续建罗山湖体育运动旅游休闲项目等34个项目,竣工全州县雷公岭国家矿山公园等4个项目。完成八大世界级旅游精品景区和26个特色旅游小镇建设规划编制。全面实施A级景区提升改造计划,推动愚自乐园、龙脊景区等争创国家5A级景区,罗山湖、园博园等争创4A级景区。开发特色乡村旅游精品,推动阳朔、兴安、龙胜创建广西首批特色旅游名县,新增自治区星级乡村旅游区2个、星级农家乐7家。

  拓展旅游新业态。通过整合资源、完善设施、提升品质,深入开发体育休闲、农业观光、户外拓展、摄影创作等旅游新业态,丰富休闲游、养生游、森林游等系列旅游产品。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和营销力度,打造一批特色旅游纪念品、城市礼品。研究探索旅游购物新模式,筹建桂林特色旅游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探索低空旅游新业态,争取建设1-2个通用机场。

  (二)加快工业产业集聚,做优存量做大增量

  贯彻落实2013年全区工业发展大会精神,以园区为载体、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链为纽带、以项目为抓手,继续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园区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入园、项目落地创造良好环境,增强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高新区开工建设中电科光通信产业园一期,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力争工业总产值310亿元以上;苏桥经济开发区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及生活配套设施,加快46个在建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工业总产值120亿元以上;西城经济开发区加快伟天星LED系列灯具、啄木鸟年产100万套口腔医疗器械等项目建设,竣工投产景恒机器数控磨床生产线、宇川光电LED照明项目,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350亿元;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扩区升级工作,培育名优产品和骨干企业,加快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联合推进工作机制,制定桂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指导目录,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扶持产业快速发展。计划实施项目142项,年度投资152亿元。新开工伟文公司系列纳米新材料生产项目、兴安西坑风电场等25项,续建电科院电工电子新材料产业基地等62项,竣工投产科伦制药原料药粉剂生产项目、全州天湖风电场一期工程等55项,力争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530亿元,增长18%以上。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运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提升传统产业,计划实施技改项目1500个,年度投资增长20%以上。开工建设燕京漓泉纯生易拉罐生产线技术改造等10个重点项目,续建国际电线电缆环保特种线缆及电缆料铜导体生产线等20个重点项目,竣工三金药业现代中药产业化等10个重点项目,力争新增产值14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国电永福“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深入实施创新计划,力争思奇通信、福达、海威科技等3家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升级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实施企业培育工程。落实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把中小微企业作为重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利用中小企业信贷引导资金,支持成长型企业发展。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延伸产业链。积极培育上市公司,重点帮扶20家已进入上市后备资源库企业。力争新增10亿元以上企业1家、亿元以上企业30家、规模以上企业30家,新增微型企业2500家。

  (三)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以项目投资为带动,大力发展重点产业,积极打造示范区域,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支持培育市场主体,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计划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296项,年度投资326.3亿元,培育服务业限上企业80家,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

  大力发展养生养老产业。筹办第二届健康养生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高端论坛。编制实施健康养生养老中长期发展规划。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推进养生养老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琴潭“栖息式”社会化养老产业示范区、永福狮子湖、信和信智慧健康产业园等7个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万福休闲旅游区疗养院(所),新建1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围绕“旅游度假—养生长寿—医疗康复—研发制造”产业链,引导发展相关新兴产业,引进1-2家知名医疗康体咨询和管理机构,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建设桂林国际会展名城。加强政府引导,大力培育会展市场。巩固和拓展以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为核心的“中国桂林国际旅游”系列品牌展会。引进和承办好国内外高端会议、论坛和大型展览,大力拓展农业、体育休闲、家居饰品等专项会展,推动融入中国—东盟博览会。加快会展设施建设,推动萨马兰奇中国中心、临桂会展中心等高端会展项目。利用会展业扶持基金,培育壮大会展企业。全年培育品牌会展3-5个、引进2-4个国内外知名展、培育具有较大规模会展企业5家,会展场次比上年增长30%以上、会展业直接收入增长30%以上。

  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研究制定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制定全市航空经济发展规划,培育发展航空经济,大力发展航空航材及配套产业。结合城区发展定位和县区城镇化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强化服务能力建设和产业体系建设。适应新区老城发展要求,调整完善商业网点布局,重点推进兴进广场、华润万象城等一批大型现代商贸综合体建设,打造多样化、高层次的商务中心和区域性商业中心。加快推进“南菜北运”流通项目建设,升级改造一批农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物流市场,尽快形成产业集聚。

  加强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实施我市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的意见,重点研究制定生态旅游、社会化养老、商贸流通等地方特色标准,编制服务业标准化建设规划,完成国家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城市评估验收工作。申报国家和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选择20家以上旅游服务企业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争创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2个、自治区级品牌示范区2个。

  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把发展服务业和促消费结合起来。鼓励发展商贸流通、健身、家政、社区服务等消费潜力大的服务业,丰富消费服务产品类型。围绕餐饮、食品、服装、家电、汽车、特色农产品等重点行业,组织好“510”促消费、桂林美食推广和节庆促销等活动。加快特色商品街区和特色餐饮街区建设,培育桂林品牌。鼓励商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扩大信息消费规模,积极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基地及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

  (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推进农业强市建设

  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以建设农业强市为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循环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增加值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抓好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落实支农惠农各项政策,抓好“多播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示范活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63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200万吨以上。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钱粮双增工程”,巩固和提升6条农业万元增收示范带,加强灵川等“南菜北运”基地建设,保持水果、蔬菜、食用菌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力争8家万头猪场建成投产,支持新希望、正大、温氏生猪生产基地项目建设,促进牛、羊规模化养殖,推广发展潜力大的特色养殖。加快品牌化建设,推广“公司(基地)+商标+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模式,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扶持发展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打造年经营收入超10亿元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全面推进桂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园艺作物大棚栽培、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争取农机总动力增长8%以上、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计划水利水电年度投资23亿元。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川江水库建成蓄水、小溶江水库基本建成、斧子口水库加快推进。抓好7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10座,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堤防护岸40公里,新建渠道长度76公里,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平方公里。实施土地整治工程10个,新增耕地面积2.25万亩。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加快新农村建设,计划实施“普惠制”新农村400个、新农村示范点10个。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和“联网”工程,推进农村公路标准化管理,新增通自然村(屯)道路200公里以上,新增100个建制村通水泥路。改造农村危房2.02万户。新建沼气池4500座。解决3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继续抓好水库移民新村建设工程。  

  (五)加快产城互动发展,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按照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多元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要求,进一步健全城镇基础设施,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加快人口集聚步伐,城镇化率47.5%。

  努力打造城市新区。围绕城市路网、景观、服务配套及产业园区等重点,加快建设临桂新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87项,年度投资52亿元。城市路网方面,加快推进环西路桥、万南路等20个道路桥梁项目建设。城市景观方面,加快推进桂林新城中心公园、新区防洪排涝及景观水系等工程,争取市民公园竣工投入使用。服务配套方面,续建广电中心、传媒中心等地标性项目,推进桂林中学临桂校区、临桂新区综合医院、交通枢纽指挥中心等公共服务项目,加快特色商业街、原住民安置等商住配套项目,基本满足“入驻入住”需求。重点加快苏桥经济开发区、西城经济开发区发展,打造临苏产业带,开工建设空港经济区,增强新区产业集聚和要素集聚能力。叠彩区滨北新区利用高铁开通机遇打造城北商贸物流中心,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6项,年度投资25亿元。秀峰区建设琴潭文化休闲集聚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30项,年度投资24亿元。雁山区雁山新城利用国道321线桂林至阳朔段扩建机遇打造国际旅游胜地高端服务业集聚区,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5项,年度投资16亿元。

  优化提升老城。实施“交通通畅工程”,着力解决城市交通“堵”的问题。推进“北通”项目,完成西二环路、滨江北路、芳香路等建设,加快西站连接线、灵川西环路、西二环北辰立交建设,开工桃花江北路等项目;推进“南畅”项目国道321线桂林至阳朔段扩建工程;推进“东拓西联”项目,开工万福东路、龙门大桥、芳香东路、中隐路西延长线、西二环延长线等;推进“内外循环”项目,完善老城通往临桂、灵川的城市大交通体系,竣工通车国道322线灵川绕城线,加快汽车南客运站建设。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着力解决城市建设“美”的问题。加强重要节点及公共服务设施改造,继续抓好正阳路东西巷、桃花湾特色景区、瓦窑片区、田心村、乌石村等旧城片区及塔山片区、雁山镇等综合改造。实施“产业优化工程”,着力解决城市实力“弱”的问题。各城区围绕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发展都市型楼宇经济,尽快形成新的经济消费商圈。推动城区工业创新发展,抓住我市纳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的政策机遇,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集聚发展新兴产业。

  提高县镇承载力。鼓励县域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差异化发展,探索制定县(区)差别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推进新城与产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融合发展。加快培育临桂、灵川、兴安、荔浦和阳朔等5县建设广西经济强县,争取平乐县成为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继续推动全州、荔浦两县撤县改市。全州县加快园区建设,改造产城互通道路,推进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集聚人气,促进产城融合;荔浦县打造旅游综合服务品牌,荔城镇按照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要求加快建设,推动清华紫光工业园尽快开工,做大园区经济。加快县域城镇道路、供水排给、污垃处理及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13个城镇化示范乡镇“书记工程”,实施30个特色镇建设示范点工程,推进6个旅游特色名镇名村建设。鼓励农民就地创业、就业,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六)打造低碳城市,推动美丽桂林建设

  以建设全国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为目标,加快打造低碳城市,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扎实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重点推进清洁能源、油改气工程、低碳旅游、循环农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和绿色建筑、林业碳汇等领域低碳工程建设。抓好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和示范园区改造,推动灌阳冶炼园余热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循环生产、园区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化改造。扎实做好平乐县碳汇造林试点示范工作,探索林业碳汇产权、碳汇交易示范。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严格项目节能审查,严控新上“两高”项目。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和清洁生产,实施燃煤锅炉节能改造,抓好41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目标考核和能源管理,推进48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确保施工阶段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不低于97.5%。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规模化运用,开展临桂新区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组织开展节能产品等惠民工程。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强化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实施煤改气、油改气工程和建筑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重点加快9个工业园区(集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争取新建36个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新建150个垃圾综合处理示范村屯。

  加强生态保护。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重点生态工程,力争完成植树造林39万亩,森林覆盖率70.84%。加大漓江保护力度,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落实《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健全漓江生态保护和一体化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漓江及其支流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青狮潭水库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管理和备用水源建设,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加大对会仙湿地保护开发力度。深入开展“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加快生态市、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示范工程建设。

  (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扩大开放合作,提升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做好扩权强县、扩权强镇下放审批事项接收有关工作。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最大限度取消对民间投资的限制,进一步清除市场准入障碍,消除隐性壁垒。加快推进桂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建设,启用服务业新统计办法,开展企业标准化试点建设,试行工业企业主辅分离。稳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适度放宽中心城市落户条件。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防范债务风险。扎实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面向小型微型企业的融资服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制度,推进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土地集中流转,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推行并完善居民阶梯水价、电价和气价制度。做好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重点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制度。

  扩大招商引资。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与西南、中南、珠三角、长三角及港澳台等多区域合作,抓好市际、央企等合作协议落实,推动桂林贺州一体化发展。围绕产业规划和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抓好产业招商,以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为目标,力争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做好在谈、已签、在建等重大引资项目的对接落实和跟踪服务。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0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以上。做好外贸转型基地和转型示范企业建设,加大对进出口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参与境外资源开发和经济合作。

  (八)突出城市文化特色,提升文化科技实力

  实施文化精品打造工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培育城市文化。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发展壮大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作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动漫网络、演艺娱乐、新闻出版、艺术品业等重点产业。加快推进万达文化旅游产业城、保利文化产业园、兴安老山界红色生态旅游综合开发、恭城瑶族文化旅游开发等33个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桂林独秀网络游戏产业园、希宇文化创意产业园等3个动漫网络重点项目,“夜王城”、中国—东盟绿色创意印刷产业园桂林园区等6个演艺娱乐及新闻出版重点项目,鸡血玉博物馆交易中心、国际根雕奇石文化城等7个艺术品业重点项目。支持兴安、阳朔、临桂、龙胜、恭城等5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发挥示范作用。支持广西师大报刊传媒集团做大做强,培育壮大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推进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民族节庆、民族歌舞和民族特色饮食等发展。

  加快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启用“一院两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加快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靖江王府及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市群众艺术馆新馆等项目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城乡公共服务阅读平台等文化惠民工程,新建15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3个村村通广播电视乡镇无线发射台站。加快兴安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继续提升“漓江画派”品牌影响力及《一品油茶七品官》、《象山传奇》、《山水间》等文艺精品,抓好桂林桂派戏曲曲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加大科技投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扶持100个以上高新技术项目、90家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培育国家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和研发中心5个。建设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推动10-15个重点文化科技创新项目。深入实施专利倍增计划,出台激励措施,营造全民发明创造良好氛围,争取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5件,新增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5家以上。继续开展“质量强市”创建工作。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大民生投入,改进公共服务,切实做好为民办实事工程,下大力气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各级教育的发展质量。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幼儿园,做好灵川、龙胜两县学前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新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6所、县镇幼儿园1所。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水平,新建榕湖小学分校区等6所、改扩建7个项目。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95%以上。加强普通高中的内涵建设,推进中山中学、逸仙中学创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改扩建全州高中等2个项目。稳步发展职业教育,竣工市职教中心临桂分校、市卫校雁山新校区建设。继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生资助、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等教育惠民工程。支持桂林高校发展,推进师专临桂新校区等高校搬迁扩建工程建设。

  抓好卫生计生工作。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永福、平乐县中医院建设,竣工荔浦县人民医院病房综合楼、全州县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等项目。大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启动中医文化街项目。加快推进龙胜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争取年内竣工。开展诚信计生,继续深入实施防治艾滋病攻坚、地中海贫血防治攻坚、母婴安康等工程。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困难人员援助为重点,统筹做好各类群体就业服务工作。推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计划生育家庭、被征地农民、农民工、库区移民等专项培训就业工程,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为重点,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计划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9万人、失业保险24.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116.6万人、工伤保险38.5万人、生育保险28.7万人,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完善各类社保转移接续办法,城镇五项社会保险实现“一卡通”。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流浪人员救助管理。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深入实施“阳光家园计划”,重点扩大农村贫困残疾人扶持面。抓好保障房建设,新建保障性住房6690套,分配入住6000套,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管理和分配管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抓好第二批138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推进龙胜、资源两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提升基层社区服务管理水平。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全力推进平安桂林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坚决预防和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全面落实优抚双拥安置政策,启动新一轮双拥模范创建活动。

  (十)强化宏观管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重大项目846项,年度投资752亿元以上;其中,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495项,年度投资500亿元以上。(1)基础设施项目。交通类29项,年度投资76.2亿元;能源类73项,年度投资39.0亿元;水利类25项,年度投资11.7亿元;城市基础设施类172项,年度投资107.8亿元。(2)产业项目。工业类135项,年度投资118.2亿元;服务业类296项,年度投资326.3亿元;农业类22项,年度投资7.2亿元。(3)社会公益项目。教育事业类21项,年度投资14.6亿元;文化事业类5项,年度投资5.6亿元;卫生事业类10项,年度投资2.7亿元;其他社会类31项,年度投资32.1亿元。(4)节能环保项目。计划实施27项,年度投资10.6亿元。

  创新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完善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责任落实制度,重点推进旅游胜地十大重中之重项目、基础设施十大重点项目、产业发展十大重点项目建设。健全项目滚动调整机制,强化项目协调服务、督查督办、考核考评管理。加大项目融资力度,强化债务管理,建立健全用地保障、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调剂机制,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并联式联合审批和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宏观运行管理。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启动“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工作,为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强化对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对策措施。准确把握国家和自治区宏观政策取向,抓好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做好经济运行调节,重点加强煤电油气运的供应和保障能力,确保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需要。认真落实保供稳价政策措施,强化市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

  各位代表,做好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信心,锐意改革,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365手机网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主办:365手机网址·管理 地址:桂林市叠彩路8号 邮编:541001
本站中文域名:365手机网址.政务
制作维护:桂林市信息中心 (桂ICP备09010099号  桂公网安备 45030302000164号